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 实训运行课内外双循环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课外开放实训项目9个,时长1130小时,培训学生350人次。
(2)校企合作助推“双元”育人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6个,合作企业32家,建设国际国内知名大师工作室2间,先后拍摄30多部影视作品和省委宣传部“微视工程”短片1部,作品在CCTV《发现之旅》频道播出。与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共同打造户外旅游真人秀电视节目《黄金线路》,共推出23期节目,实现制播分离。
(3)社会服务提升办学影响
与甘孜州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创作摄制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我们的康定情歌》;受成都第20幼儿园委托拍摄微电影《啊,童心》;受四川旅游局邀请,参加成都天府新区朝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的“共伸一双手 同托一片天——心守相连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演活动;承担可口可乐公司公益微电影“一滴水的快乐旅行”摄制工作,并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首映发布;受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生态旅游协会邀请,参加“首届森林氧吧”微电影大赛拍摄,创作生态保护主题片5部;拍摄非遗传承纪录片3部。
(4)成果推广获得一致好评
先后在山西传媒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南校区(中职序列)、四川中和职业学校、四川现代技术职业学院等开展了关于“三微互动、三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交流推广;与四川省职业摄影师协会、甘孜州政协共同举办《专题摄影技术提升培训》;知名导演廖芳参与对外活动6场,受邀参加专题讲座3场。
(5)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聘请行业经验丰富的12名客座教授及30余名兼职教师。建设11门核心课程,包括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在线开放课程6门,出版教材7部。教师撰写的《电视剧<红高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美学解构》获中国电视界最高奖项“飞天奖”优秀电视剧评论全国二等奖。
图1:飞天奖颁奖现场
参加大型舞台剧《雪域忠魂》主创工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等奖、四川省第八届巴蜀文艺奖戏剧类金奖。师生摄制作品获得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10项,行业协会奖12项。“1326实训条件体系助推影视‘前中后’全段人才培养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影视类实践教学新媒体展示系统研发的一种液晶大屏幕保护罩2018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图2: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