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条三融入四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首页

为响应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号召,落实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项目作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特色项目予以立项建设。 2017年2020年,本成果主要完成人团队(以下简称“项目组”)依托该项目,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宗旨开展了传统文化研究与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基地建设、传统文化海内外传播与推广建设三个维度60余个目标的建设。四年来,对标传统文化育人存在的窄口径、轻实践等问题,项目组通过“研、教、创、推、服”等方式,积累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建构了传统文化育人策略的理论模式和具体实施路径。

在整体思路上,项目组紧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以下简称“双创”)这一核心理念,通过深入开展基础调研、教育科学研究及实践活动,为传统文化育人策略铺宽底层理论逻辑、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双链条、三融入 、四平台的核心理论模型,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人才培养的基本体系“双链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基础”和社会教育“延伸链”;“三融入”,即传统文化“双创”融入普及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融入社区教育“四平台”,即科研创新平台、传统工艺传承创新平台、国际传播与推广平台志愿服务平台。双链条、三融入和四平台是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了传统文化育人的经纬之度

在此过程中,项目组建设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研究院1个,巴蜀文化社区大学1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教育基地1个,立项省级课题11个、出版学术专著3部,公开发表学术专栏1个、相关论文30余篇;立项了第一批全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建设系列课程2项,省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编纂了传统文化系列活页教材和调研报告集30余名师生在国、省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以充分的研究与实践印证了该成果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和代表性。

 



    版权所有©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地址:成都市双流区怡心街道锦江路四段399号 电话:028-85769208 传真:028-85766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