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二融三化四课堂”社会主义
首页


习近平总书记20145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0147月到20214月,我校坚定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教育部、教育厅有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知精神,借助两项省级培育项目和多项省级、校级课题,着力进行理论内容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模式路径创新,构建富有高职特色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育人格局。

在六年多实践研究中,形成了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二融三化四课堂”:

“二融”,就是把高职院校类型教育特点和“文产类”专业特色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和实践成果里;

“三化”,就是以组织保障协同化、考核评价双向化和育人环境情境化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保障;

“四课堂”,就是以模块化理论研究和专题式思政教学为基础的“理论课堂”、以主题班会课程化和品牌活动为抓手的“体验课堂”、以专业化社会实践和红色主题赛事为渠道的“实践课堂”、以总结表彰和榜样引领为载体的“成就课堂”。

其中理论课堂是基础,真学、动脑,内存于心以实现认识自觉,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编撰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丛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生入学教材《筑梦之旅—我的大学》、《选择如初低砺前行—学校“四有”教师文集》等著作。体验课堂是保障,真懂、动口,内化于心以实现理论自省,主题班会课程化近年作为体验课堂主要形式在全校常态化推进。实践课堂是关键,真用、动脚,外化于行以实现实践自觉,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荣获团中央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省级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成就课堂是升华,真信、动心,固化于心以实现信仰自信,我校近年来培育出自强奋进的黄顺超,勇救落水儿童的刘一飞,身残志坚的卢新雨、王昱然,团结互助的郑礼豪助人团队等为代表的优秀个人和先进团队,同时带动学生党团工作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四川省“书香支部”、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

整个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二融三化四课堂”,最大效度提升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可以培养出认识自知、理论自省、实践自觉、信仰自信的职教人才。


 



    版权所有©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地址:成都市双流区怡心街道锦江路四段399号 电话:028-85769208 传真:028-85766792